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千行百业,推动生产方式、服务模式乃至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算力作为支撑AI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报告》显示,AI需求已成为推动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厂商总收入同比增长60.2%。同期,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201%,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市场,标志着AI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

算力需求升级,行业应用面临多重挑战
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应用的普及,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已从“可用、易用”向“高效、灵活、绿色、安全”转变。互联网企业为支撑千亿、万亿不同级别参数模型训练,亟需构建高密度算力集群;金融机构依赖AI实现客户画像与实时风控,要求系统具备低延迟、高并发能力;交通、能源、政务等关键领域则对系统的国产化、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行业用户在落地AI应用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 算力瓶颈突出:传统服务器架构难以应对AI工作负载的高并发、高吞吐特性,尤其在推理场景中易出现资源利用率低、响应延迟高等问题。
• 能效压力加剧: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带来数据中心能耗激增,PUE控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
• 适配性不足: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对算力平台的功能、形态和部署方式差异显著,通用型服务器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 自主可控诉求提升:在信创政策推动下,金融、能源、政务等领域对国产化软硬件的依赖度持续上升,但生态适配与性能优化仍需突破。

这些挑战折射出服务器产业正从“标准化供给”向“场景化定制”转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围绕行业需求,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技术演进加速,场景化方案走向成熟
为应对复杂应用环境,头部厂商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匹配度。部分企业已构建覆盖模型训练、推理部署与边缘计算的全栈能力,支持异构资源统一调度。同时,基于国产CPU与加速卡的高性能服务器,正在金融、电力、交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部署,逐步形成从芯片到应用的技术闭环。

在金融领域,上海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客户营销精准度不足、系统响应慢等问题。通过部署具备AI推理加速能力的服务器平台,结合实时数据分析,实现了客户行为动态捕捉与个性化推荐。据悉,该项目采用了超云R8428 G13服务器,其在低延迟与高并发场景中的适配性,支撑了银行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的业务模式转型。
在能源行业,某电力高科技企业利用AI开展输电线路视频巡检,替代传统人工模式。该项目部署了超云T8520 G11服务器,用于实时视频流分析与图片批量处理,系统上线后显著提升了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工巡检依赖。
在交通领域,G30高速智慧化改造项目采用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方案,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该方案由超云提供底层支持,具备全栈国产化与高可靠性特点,有效降低了部署复杂度与运维成本。
与此同时,某头部互联网企业在构建千卡级算力集群时,选用了超云新一代R8428 A14服务器,用于大模型推理任务。此类大规模部署案例表明,服务器厂商正从“硬件供应商”向“算力服务伙伴”延伸,深度参与客户业务价值创造。
市场格局演变:能力分化趋势显现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超云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7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0.7%。这一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市场正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能力分化”期——具备核心技术积累、行业理解力与定制化服务能力的企业,正赢得更多客户信任。
与此同时,服务器产业的竞争维度也在发生变化。除了性能与价格,客户更关注解决方案的成熟度、生态兼容性、服务响应速度以及长期演进能力。这促使厂商不仅要“造好硬件”,更要深入理解行业逻辑,提供端到端的价值交付。
此外,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共识。液冷技术、模块化设计、智能功耗管理等创新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服务器产品中,助力数据中心实现PUE低于1.2的目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将更加注重能效比与可持续性,绿色算力或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结语:算力变革仍在路上
当前,中国服务器市场正处于从“通用化”向“专业化”、“标准化”向“场景化”跃迁的关键期。AI的深化应用,不仅改变了算力需求结构,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重构。
未来,随着大模型轻量化、边缘AI等技术发展,算力供给将更加多元,厂商角色也将从“设备提供商”逐步演变为“智能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在此进程中,那些深入理解行业痛点、持续投入技术创新的企业,正在为多元算力生态的成熟提供现实路径,也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浪潮信息服务器开机3秒智能控温技术,为数据中心运维人员解决了“服务器部署时启动时间过长,且风扇启动瞬间噪音过高,实现上电即开机,开机速度较业界平均速度最大提升1.2倍,助力业务快速上线,减少因为运维和维护造成的业务搁浅时间。
浪潮负载均衡服务,即在多台云服务器间实现应用程序流量的自动分配。它可以扩展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并提供应用程序容错的能力,消除由于单台云服务器的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可实现故障自动切换,提高业务可用性,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近日,北京恒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成功举办了以“拥抱大模型,提质民航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年度用户大会。作为创新技术领军企业,浪潮计算机受邀参会。会上,浪潮计算机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闫家乐与恒赢智航副总裁万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还联合发布了“大模型一体机”。
一个季度赚了123亿美元的英伟达,现在成了许多半导体企业艳羡的对象,大家头一回发现,原来GPU利润这么高,甚至能撑起2万亿美元的市值,但英伟达真的会满足于此吗?
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浪潮云跻身市场领导者象限,并在市场地位和发展能力方面位居TOP3。
NP3020G7是浪潮信息新一代入门级单路塔式服务器,专为远程办公环境、邮件以及打印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硬件基础。可根据客户实际应用环境,灵活扩展,满足客户不断变更的应用需求,应对不断变更的运行环境。
NP5570M5,浪潮信息全新一代中高端双路塔式服务器产品,具备出色性能、灵活扩展、稳定可靠等特性。
1U空间实现性能、密度、扩展性最大化设计,适用于虚拟化等多种计算密集型业务场景,提供丰富的存储矩阵,最大程度满足扩展性及网络均衡性需求,同时在1U机型首次导入风冷、冷板液冷、浸没液冷多维散热方案,满足更多高密数据中心低PUE诉求。
2U双路存储优化服务器,采用创新三层存储架构,在高存储密度、超强算力、高网络带宽、智能管理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适用于大数据、CDN、超融合、分布式存储等业务场景。
支持英特尔至强第四代/第五代可扩展处理器,在计算性能、存储性能及可扩展性方面均实现极致设计。支持前、后IO维护等多元部署方式,打破传统数据中心运维瓶颈。融合诸多业界先进技术,导入液冷、EVAC等高效散热模式。
兼顾高存储容量、强大计算性能和极致IO扩展能力,非常适用于温/冷数据存储、视频存储、大数据 存储、云存储池搭建等应用场景。
以强劲的计算性能,模块化的灵活设计,卓越的扩展性,更优的可靠性和安全特性,为客户数据密集型关键业务而优化
满足多核心、高主频、灵活扩展等要求,在1U空间内提供单处理器的峰值性能,是浪潮信息针对互联网、云计算、企业市场应用等需求推出的一款密集型、高性价比服务器
是浪潮信息为针对互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需求推出的一款机架式服务器
该产品以强劲的计算性能,完善的生态兼容,灵活百变的配置变换满足各行业应用配置需求,尤其适用于虚拟化、高性能计算、虚拟桌面等多种应用场景。
1U空间实现性能、密度、扩展性最大化设计,适用于高性能计算,虚拟化等多种计算密集型应用场景,满足高密数据中心部署。
浪潮信息NF5260M6是搭载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一款2U双路机架式服务器。采用创新前I/O架构,优化网络灵活模块化设计,模块深度拆解,PCIe资源高度灵活,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创新架构,适配各类互联网应用,是数据中心的理想之选。
高密度机架式存储服务器。
NF5270M6是浪潮信息一款中端2U服务器,以精简设计理念为小型虚拟化、数据库、办公OA系统等应用场景量身定做的服务器。
该产品以强劲的计算性能,完善的生态兼容,灵活百变的配置变换满足各行业应用配置需求,适用于数据分析处理、云、高性能计算等多种应用场景。